图1-求职切勿手高眼低
说到就业,就会听到不少求职者大倒苦水,谈论就业如何难、如何苦、如何累等等。这当中几乎众口一词地把原因归咎于用人单位,“要求高,待遇低”。北京万通汽修学校创就业指导中心程主任指出:仔细分析他们的原因,不难发现,他们之所以在就业中高不成低不就,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。为此,程主任总结了较为普遍的三种类型的人,并为他们出妙招。
眼高手低型
一些人总认为自己是个人才,觉得方方面面都比别人强,谈天说地能搭腔,吹拉弹唱能凑调,自我感觉非常良好,所以,在找工作时早在心里把薪酬标准给定了下来,一心直奔“目标”而去,一旦与之不符,大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英雄气概。其结果不言而喻。
对此,程主任建议,自信无可厚非,但不切合实际地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,只能适得其反。不妨在求职前,将求职薪水比自身能力定的偏低一点,一来这样进可攻退可守,十分自如;二来了解了本岗位、本部门、本单位后,在事先你就给自己留有较大发挥空间的情况下,只要稍微露出一点“尖尖角”,你获得的加薪、晋升的机会自不待言。
心中无底型
还有部分人非常需要一份工作,也羡慕别人有个好工作。但不知道自己适合哪行,能干什么岗位。在应聘时面试单位一问,他就立刻傻眼了。要么答非所问,要么支支吾吾。

图2-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
针对这种情况,程主任建言,对于这种只学得皮毛者,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自欺欺人,踏实充电,该懂的要掌握,该会的要熟练技能,就是技术要精能力要强,才能有的放矢地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。
相互攀比型
在求职者中,相互攀比也是造成求职难的一个重要因素。不少求职者看到同学、朋友、熟人找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,心中非常不服气,甚至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强过对方,却落了个反比他人差的结局。因此错过了不少良机,到头来一事无成。
就业专家程主任指出,攀比心理在任何时候都贻害无穷,求职更是切忌攀比。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正确的。在求职时一定要明白,要在能发挥自己技能的单位踏实认真工作。